快捷搜索:  as  xxx  鹌鹑  养狗    小龙虾  土豆  鸭蛋

林下养猪 进城卖肉 浙江建德盛新禄的养猪致富经

规模化养猪,一般来说,都是圈在固定的栏舍里,既便于管理,又有利于生长。但在浙江建德市三都镇的山坳里,却有这样一家特别的养猪场。说它是猪场,其实就是一片山林地,除了喂食,其他时间,你很难看见猪。猪去哪了?“二师兄”们忙着“巡山”呢。

林下养猪 进城卖肉 浙江建德“猪倌”盛新禄的养猪致富经

   10月21日,记者来到位于三都镇三都村高庵自然村的盛氏家庭农场,实地目睹了放养生猪的“幸福生活”,听养殖业主盛新禄讲他不一样的养猪“致富经”。
 
  逆势觅商机 全新创业路
   在养猪之前,盛新禄一直在建德、淳安等地经商。但他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都要收看中央七套的“三农致富经”节目,“这习惯大约从10年前便养成了。”他说。
   2016年,盛新禄一次回老家的时候,见到家乡大量临时性的生猪养殖棚以及污染排放不合格的养殖场被拆除了。“猪肉是老百姓生活必需品,这么多养殖场被拆除,将来猪肉的市场行情一定看好。”多年经商的经历,练就了盛新禄敏锐的商机意识。
   盛新禄告诉记者,他记得有期“三农致富经”节目里提到过,大兴安岭山区里有一个养殖户,通过放养生猪致富,他便萌生了回家养猪的念头。“我们老家山区的环境、气候条件都非常好,山上野生植物也很多,我想生态健康的猪肉肯定会受消费者的欢迎的。”
   说干就干。2016年,盛新禄先去咨询了山林地使用的细则,然后买了一大堆养猪的书籍自学,并先后参观了许多地方的规模养殖场。之后,他便流转了高庵自然村1000多亩山林地,购进了20头母猪和1头公猪,总计投资近70万元,开始了他的“猪倌”之路。
   他按照书上学来的知识,在山坳间挖出了一个个4平方米左右的坑,以竹子、树枝等材料搭建了一个个猪棚,作为生猪夜晚的休息场所,又在山里挖出了粪便储存池,猪粪供应给农场附近的茶山使用。
   盛新禄告诉记者,这些猪平时都在山林间奔跑,到了“饭点”则投点番薯藤、玉米等饲料,大部分时间它们都是在啃食山里的野果之类。因为是放养,养殖周期长达12个月以上。“这样养出来的生猪肉质紧致、口感极佳,而且健康、放心,市场反响很好。”盛新禄说。
 
  美丽化提升 生态化养殖
   2018年3月,盛氏家庭农场迎来了一次升级改造的好机会。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该农场获得了中央财政资金补助,开始建设美丽牧场。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农场面貌焕然一新。
   盛新禄说,原先的临时猪棚已全部废弃不用,在山上用毛竹搭建了“居住条件”更好的临时屋,作为放养猪群的栖息场所,猪群晚间统一在毛竹屋内休息。此外,农场还建设了4幢标准化猪舍。
   记者注意到,养殖场里面有一个水池,水质清澈,池内养了两条锦鲤,当得知水池里的水,是盛新禄夫妻俩平时的生活污水时,记者表示非常惊讶。原来,按照美丽牧场的建设要求,养殖场安装了污水净水网。猪的排泄物统一通过管道输送到400多立方米的沼气池内。“沼液作为种植橘子的肥料,免费提供给周边村民。”盛新禄说。
   盛新禄说,经过改造后,农场最大的变化是生猪养殖容量得到了提高,农场的环境还得到了明显改善,现在场里最高可容纳1500头生猪,目前存栏生猪760头。“以前都说养猪臭,环境差,现在你看我们这养猪场,山清水秀的,不仅猪‘喜欢’,我们住着也很舒服。”盛新禄妻子对记者说。
 
  自主打品牌 创业路渐宽
   当盛新禄的女儿盛一丹告诉父亲,自己想回家创业的时候,盛新禄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就是:“让女儿回来帮自己运营农场的品牌。”经过和女儿的一番讨论后,他决定让女儿去建德市区开一家猪肉门店,以此来迈出创建农场猪肉品牌的第一步。
   今年9月,盛新禄的“盛氏土猪肉”专卖店在建德城区开张营业。刚开业的那段时间,盛新禄几乎每天都待在店里,一边帮女儿售卖猪肉,一边向前来购买猪肉的消费者展示农场的养殖模式和生态环境。“全天放养”“零添加”“12月长周期养殖”等一系列特质,让盛新禄的猪肉大受好评。
   “盛氏土猪肉”的名声越来越响,开张一个多月就卖出了3000多公斤猪肉,而且售价达到每公斤40-50元,比普通猪肉每公斤至少高出10元,一个月的营业额达到15万元左右。“原先每天宰杀一头生猪,现在一天一头已经不够卖了。”盛一丹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听到不少买过“盛氏土猪肉”的市民表示,这种猪肉肉质紧致、口感好,虽然价格贵一点,但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今年,我们的生猪产量仅能供应建德市场,明年养殖规模扩大后,会进一步考虑进军杭州市场。”盛一丹说。
   盛新禄表示,市场的良好反应,更坚定了他生态放养的信心。“我们一定坚持生态健康的养殖方式,不断打响自己的品牌,让更多消费者能吃到健康美味的猪肉产品,打开更加广阔的市场。”他说。
 
生态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