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生猪

重庆北碚狮子村王邦利微信卖柑橘打开销路

  “嘉陵江畔的天然果园,只用有机肥,不打蜡无农药,从枝头到口中只需轻轻一点,喜欢吃柑橘的朋友看过来……”朴实的语言再配上几张柑橘挂满枝头的照片,让人垂涎欲滴。
 
    近日,不少北碚市民的微信“朋友圈”中出现了这样一条信息,这是该区施家梁镇狮子村村官王邦利和同事们做的农产品推广。
 
    试点微信销售
 
    施家梁镇狮子村是典型的丘陵地带小村,除了外出务工,村民们祖祖辈辈以种植柑橘、枇杷、李子等经济作物为生。由于该镇没有集市,加上信息不畅,这些农产品的销售长期以传统自由市场为主,果农们相互杀价,市场行情极不稳定。眼下,村里近十万斤成熟的优质柑橘正面临滞销的窘境。
 
    “报纸电视上都在提‘互联网+’,狮子村的土特产能否借此机遇,打破传统的销售模式呢?”在走访中,王邦利针对狮子村的现状,就解决柑橘滞销的问题,与村民们商讨对策,并决定将果农秦成凯作为试点,改变传统销售模式,率先进行微信销售。
 
    几天后,王邦利和同事拿着定做的盒子,走进了秦成凯的果园,用手机拍下柑橘挂果、采摘、装盒等照片,并附上简单介绍、销售价格发送至朋友圈。不到10分钟,一位朋友便发来80元的微信红包,表示愿意买两盒尝尝鲜。
 
    说话间就卖出了两盒柑橘,这让50多岁、种了一辈子果树的秦成凯又惊又喜:“以前摘下柑子要挑到市场上去卖,卖不完还要挑回来,要费多大的力,碰到收柑子的贩子还要遭压价。你这么一动手机就卖掉两盒,这哪是‘微信’,这是让我‘全信’啊!”

挑选和包装柑橘

    1天卖出300多箱

 
    初战告捷,随着微信圈转发和传播,购买订单也随之增多,5箱、10箱、15箱,1天时间内,通过朋友圈订出了300多箱。
 
    为了保证水果的新鲜,他们施行“零库存”,只有在接到订单时才去采摘柑橘,同时选取大小均等的柑橘包装,并实施城区内免费送货。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碚人,在朋友圈看到照片后,特意来试试这柑橘的味道。”在北碚一家企业上班的余正碧女士告诉笔者,看到朋友们在转发这消息,就买了4箱。
 
    王邦利告诉笔者,一箱柑橘价格39.8元,帮助村里果农以高于市场价1-2元/斤的价格卖出水果,还没有库存,这可是果农们以前无法想像的。
 
    打响土特产品牌
 
    目前,狮子村的柑橘销路已不再是难题。柑橘“触网”后,为当地果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以后,我们要把柑橘种得更好,不断提高品质。”村民秦成凯说。
 
    王邦利告诉笔者,微信更多依靠的是一种熟人传播和口碑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利用得好,很可能会形成滚雪球般的增粉模式,让产品的知名度更高。所以,利用微信朋友圈销售土特产,除了种植、包装、运输送货这些步骤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内功”,把土特产的品质越做越好。
 
    据了解,今年,施家梁镇狮子村还准备把当地出产的土鸡蛋、土鸡、土蜂蜜、枇杷、梨等逐步纳入“触网”范围,促进优质农产品上网销售,打造当地特有的品牌。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