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as  xxx  鹌鹑  养狗    小龙虾  土豆  鸭蛋

北京平谷大学生村官李柱返乡卖梨助农发展梨产业

近日,2016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农产品地理标志现场活动在京郊平谷金海湖镇举行。在活动现场,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领导将“茅山后佛见喜梨”地理标志登记证书颁给茅山后梨产销协会会长、大学生村官李柱。经过多年的努力,茅山后村的佛见喜梨终于贴上“金贵”的地标外衣,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的“金果”,这一切都和李柱多年的努力分不开。
北京平谷大学生村官李柱返乡卖梨助农发展梨产业

创业实践心系家乡梨

李柱今年26岁,出生在京郊平谷金海湖镇大山深处一个名叫茅山后的小山村。村子不大,七十来户,但却出产100多年前慈禧老佛爷钦点的一种名叫佛见喜的梨。这种梨果型端正,成熟后表面红润,像是大肚儿弥勒佛,极有福相,且个大口脆、香甜多汁,是当时皇家必备的水果。

李柱还小的时候,就听说村里在很早以前产过这种梨,可惜由于年代久远,佛见喜梨濒临灭绝,一直没有见过佛见喜梨是个啥样子。2008年,平谷区果品办公室的技术人员来到茅山后村,在一户农家院子里意外地发现了一棵100多年前的佛见喜梨树,便进行挽救性保护,采集优质接穗,采用老树换头的方法嫁接近100亩果树,建设佛见喜梨基地。这一年,李柱考上了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每到暑假和寒假,他都要到梨树地里转上一转,看看基地建设成了啥样子。两年后,嫁接后的佛见喜梨开始挂果,但由于老百姓分散进行管理,质量得不到保证,李柱品尝后,感到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种味道。于是,一个想法在他的脑海里产生,要想让佛见喜梨形成品牌,打进首都市场,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他的建议下,2012年,村里成立了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北京元宝山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

转眼间到了2013年,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李柱早已想好了自己的去路:回家乡当一名大学生村官,帮助乡亲们发展梨产业。

父子携手引村民致富

2013年7月初,李柱正式走马上任,成为了小东沟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做好“村官”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也没忘了自己本村茅山后卖梨的事儿。俗话说,“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自打有了李柱的助阵,同时担任村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父亲李宝江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村里采纳了李柱的建议,将佛见喜梨作为村里的核心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发展,将佛见喜梨的种植面积由近百亩发展到了300亩,其中200亩为高效密植产业园。同时,围绕提高佛见喜梨的质量,他帮助村里从生产管理到果品销售建立起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一改过去农户各自为战的生产销售模式,不仅维护了佛见喜梨的品牌信誉,形成了品牌效应,而且给乡亲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2013年,茅山后佛见喜梨作为全国唯一性农产品列入了北京市地域特色农产品名录。

申请地标为梨“披金衣”

2014年深秋的一天,李柱接到通知,农业部的专家来村里考察。听着传说中的佛见喜梨的故事,品尝着又甜又脆的佛见喜梨,有专家问:“这么好的梨,你们咋没申请地标啊?”李柱知道,专家说的“地标”,就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有了这个标志,就会受到国家法律保护,梨还能提高“身价”。听专家这么一问,他忙答道:“咋不想啊,不知道‘庙门’在哪啊。”专家呵呵一笑,告诉他:“我们就是做这件事的。不过,申请‘地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是得通过协会来申请,二是标准很高,达不到标准,我们也爱莫能助。”听了专家的话,李柱心里这个乐啊,“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是送上门来的好事啊!”他对专家说:“有专家帮助,我们一定能够做到。”

专家走后,李柱马上回到家里,从网上下载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有关材料,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和相关法律条文仔细进行研读,开始着手做地标申报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做申报地标准备工作期间,他丝毫也没有放松对梨园的监控和管理。去年,全村果品收入达到150万元,人均果品收入超过两万元,佛见喜梨成了乡亲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致富项目。

李永明

梨树种植